做技术的人的技术边界在哪里?
做技术的人,技术,做技术的人做技术,这是问题的主体,边界在哪里,这是问题的判定部分。
技术是什么?有个人会用石头砸坚果,这是技术;有个人在家里造出热核反应堆, 这也是技术。
而对于一个做技术的人,人是主体,做技术,只是这个人的标签。
做技术的人的技术边界,指的是做技术的人的技术能力可以达到的广度和深度。
达到,是一种变化,也就是从点到面、由表及里的过程。
既然是变化,必然和时间有关系,也就有了快和慢的区别。
用石头砸坚果,从不会到会到精通,用了一生的时间,可以认为慢了;造热核反应堆,从不会到 会到精通,用了1个月时间,可以认为比较快。
等等,这个快和慢是怎么来的?快慢是判定,必然会有参照系,用石头砸坚果,从物种演化视角来看, 一个物种用一个个体生存时间单位就完成了,当然是很快了;对于月产量1000的热核反应堆工厂来说, 又太慢了。
边界,或者说某一事物的阈值,是一个临界点,越过了这个阈值,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。 边界是普遍存在的,在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,都会存在质变的阈值。
有两个任务,一是用 javascript
写一个 alert
弹框,1天内完成;二是应用编程语言研究领域
最新最热的研究成果, 创造一门新的编程语言,用此语言编写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,实现高性能、安全
等操作系统必需的特性, 做到编程友好, 同时兼容 Windows/Mac 常见的应用软件,并要求在3年内完成。
这两个任务,第一个绝大多数人能完成,第二个绝大多数人完成不了。完成不了的这个任务,可以认为是 一个边界,对于程序员来说,会列出很多需要完成这个任务的限制条件。而这些限制条件,又可以作为 任务,分析它们完成所需要的条件,如此层层细分,会到达哪里呢?仔细想一想,最终都会到达人的物质 和精神需求上。
不仅是编程任务,对于大多数任务来说,都可以如此细分而到达人的需求上。
那么,可不可以将人的需求作为起点,到达技术边界作为终点,做技术的人在起点和终点间所处的位置和 所花费的时间作为一个衡量标准呢?
完全可以。
那么怎么去衡量这个技术边界呢?人的某些特质改变起来是比较慢的,如性格,习惯,三观,自控力, 思考能力,这些基础特质,会决定一个人的活动轨迹。但这些特质,短期的观察不易得出结论。
就拿招聘面试来说,面试的种种环节,无非是在明确一个人当前的状态和所花费的时间,从而去 假定这个人将来能达到的状态和所花费的时间。
因此,人的基础特质决定了做技术的人的技术边界,这个技术边界可以通过当前状态和所花费的时间去衡量。